探访“福建三大渔女”之一:惠安女的时代“欢歌”
秋日的暖阳漫过惠安海岸,滩涂泛着金黄。惠女们的身影在滩涂上忙碌,弯腰抬手间,成了海岸线上最鲜活的景致。
秋日的暖阳漫过惠安海岸,滩涂泛着金黄。惠女们的身影在滩涂上忙碌,弯腰抬手间,成了海岸线上最鲜活的景致。
坐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项、省级7项、市级20项、县级88项的惠安县,正积极拥抱变化,通过“非遗+新媒体”的战略,借助抖音、趣看、微信、小红书、微博等新媒体平台,特别是短视频的力量,为非遗的活化与传播注入新动能,探索出一条创新发展新路径。
一方庭院,万千芳华。她们在这里播种梦想,耕耘热爱。值此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,“庭院有故事”专栏邀您走进这些闪闪发光的女主人,聆听她们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绽放的温暖光芒。
昨日,央视《新闻直播间》聚焦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(秋季),在报道中呈现了闭幕大秀中惠女服饰的惊艳亮相,点赞“非遗+科技+时尚”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。
昨日,央视《新闻直播间》聚焦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(秋季),在报道中呈现了闭幕大秀中惠女服饰的惊艳亮相,点赞“非遗+科技+时尚”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。
在李尧宝外孙女黄丽凤的讲述中,李尧宝起初师承于父亲,从事闽南古建筑油漆画,因为油漆画上面的需要,刻纸图案作为工具图案出现。当时,李尧宝就想很多纹样会随着建筑的消逝而消失,便想通过他手中的这门刻纸技艺,把这些纹样保存下来。
“这是我们福建三大渔女之一的惠安女!”近日,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到后的大一新生曾婧婷,将一份精致的惠女文创摆件分享给了舍友。这个充满闽南风情的小礼物,迅速成了宿舍里的“焦点”,被大家摆放在书桌一角,在日常中传递着惠女文化的魅力。
千百年来,惠安人专注“抡锤握针”,诠释经典,联接古今。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大会堂的柱础、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刻、毛主席纪念堂石雕、著名侨领陈嘉庚的集美鳌园等,无不闪烁着惠安石雕的艺术光辉。作为全国规模最大、技术最先进、加工能力最强的石雕工艺品生产出口基地,惠安居全国
5月10日,惠安东湖公园被一场流动的色彩盛宴点燃。由共青团惠安县委等四家单位联合发起的“城市青年周”之“青春当出彩·奔跑向未来”健康彩虹跑在此举行,近400名青年在湖光潋滟间勾勒出一幅融合非遗传承、海洋文化与城市活力的青春图景。